自2021年1月1日起,《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正式实施。其中第一千零七十七条对离婚作出有关规定:自婚姻登记机关收到离婚登记申请之日起三十日内,任何一方不愿意离婚的,可以向婚姻登记机关撤回离婚登记申请。前款规定期限届满后三十日内,双方应当亲自到婚姻登记机关申请发给离婚证;未申请的,视为撤回离婚登记申请。这意味着“离婚冷静期”制度在我国正式确立。新调整后的调整离婚登记程序包括申请、受理、冷静期、审查、登记(发证)等。
离婚冷静期的出台以及落地实施,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各界人士积极讨论,人民群众意见不一。一部分人赞成此项规定,认为离婚冷静期可以避免冲动离婚,更好地认识婚姻以及以后的生活,担负起应承担的责任等等;也有部分人持反对的意见,认为离婚冷静期并不会在本质上改变离婚的决定,只是延长了办理离婚的时间,且并不能更快地让双方从本就无法维系的婚姻关系中解脱出来;当一方不良行为时,离婚冷静期是在威胁另一方的合法权益甚至生命安全;生活中更有在离婚冷静期颁布之前,民政局大排长龙等待办理离婚的现象发生。离婚冷静期作为一项新颁布的规定,站在了舆论的风口浪尖上。
为了更好地了解民情,在2021年暑期,我们团队选取有关于离婚冷静期的热点问题制作调查问卷,进行广泛且充分的线上线下调研,涉及如“您是否了解民法典的离婚冷静期”“您认为离婚冷静期的设置是否有必要”等问题,并收集受访人各自的“看法与建议”。
受疫情及其他因素影响,团队采取线上问卷调查与线下实地调研相结合的方式展开调研工作。线上调查问卷涵盖全国34个省级行政区域(其中以山东省为重点省份),线下调查问卷主要在非中高风险地区的团队成员所在地开展,例如山东烟台、山东泰安、山东威海、陕西神木等地。
调研结束后,团队共收到1733份问卷,其中线上1484份线下249份,并对问卷进行整理分析。根据数据可以看出,男女观点存在差异,如女性更多认为自身权益不能得到保护,支持率较男性更低;城乡地区存在差异,城市视野相对开阔,乡村视野较狭窄,对离婚冷静期了解率较低,且受传统观念影响更深;不同年龄段因知识与观念存在差异,对离婚冷静期的利弊看法也存在差异等等。
①婚姻更需理性。
近年来我国离婚率逐年上升,传统的婚姻观念已经改变,离婚不再是人们不可容忍的行为。离婚冷静期的设立给了冲动离婚的夫妻重新审视自己婚姻的机会,同样冷静期的设立增加了离婚的时间成本,这也警示人们在选择婚姻时就应该用理性的眼光去看待婚姻,不要因一时的冲动,破坏婚姻的稳定性。
②家庭更需呵护。
我国离婚率近年来逐年攀升,单亲家庭数量增加,夫妻两人婚姻的破灭使得家庭不再完整,常对孩子的心理造成不同程度的创伤。离婚冷静期的设立给了夫妻双方一段时间去更好地审视自己的婚姻状态,让双方更加理性的思考离婚带来的沉甸甸的后果,更好地去呵护家庭。
③民生更加幸福,法律更加完善。
自古以来,中国传统文化一直倡导婚姻美满、家庭和谐的理念,离婚率的攀升引发了社会的焦虑和思考。离婚冷静期也并非一念即成,而是国家根据当前社会背景进行严谨细致的调查分析后产生的。这部为人民而书写的民法典的出台和不断完善,必将让法典确立的制度优势转化为我们新的治理效能和发展优势,推动中华法治文明的进步。
本次调研活动,我们小组选取了离婚冷静期作为调研对象,深入了解、实地调研人们对此法案的看法,切实做到国家大事与实践生活结合,提高了我们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也锻炼了我们用法律的眼光看待问题、用法律的思维思考问题的能力,更培养了我们的群体意识、增强了团队协作能力。
不可否认,离婚冷静期作为新出台的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的法令,受到社会广泛讨论是一种必然,这是人民法律意识的提高过程,也是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不断完善的过程。我们有理由相信,离婚冷静期会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冲动离婚,降低离婚率,对于子女的发展和家庭稳定起到积极作用,有利于民生。我们作为青年团体,更应该关注民生,与时俱进,以微薄之力助力国家发展,彰显青年人的责任与担当。
【编辑:学生新媒体中心 责任编辑:李子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