座谈会、创新研讨会、课业“云”辅导、书信寄温情……这个暑假,山东大学“萌芽”希望小屋志愿团队走进驻地——山东省聊城市东昌府区,用丰富多彩的活动为“希望小屋”儿童送去温暖。
“萌芽”志愿团队由5名来自山东省聊城市的山大学子组成,在听闻由共青团山东省委等牵头的“希望小屋”儿童关爱项目后,团队积极响应学校号召,利用暑假时间回到驻地,为本地的希望小屋志愿项目助力。
走进“希望小屋”,座谈会指明活动开展方向
为了解聊城市“希望小屋”建设现状,准确把握受助儿童心理健康和需求情况,充分做好前期准备工作,“萌芽”志愿团队连线了聊城市“希望小屋”项目的团委负责人,先后拜访了聊城市青少年综合服务中心、东昌府区开发区管委会,并与相关负责人一起举行座谈会。
与会中,志愿团队参观了青少年综合服务中心,聆听了前辈志愿者的实际帮扶经历和经验,总结了实际开展活动的注意事项。会上,服务中心工作人员指出:“和受助儿童的沟通方式很重要,在与他们交谈互动时,一定要怀着平等的心态去和他们交朋友,尊重孩子的诉求,保护孩子的隐私。”
志愿团队队长邱若萱向开发区团委“希望小屋”负责人贺书记询问了对接儿童具体信息,据此团队初步拟定对口支援分工方案,锁定两间希望小屋、三个受助儿童,并通过电话连线的方式,与孩子及其监护人取得初步联系。
助力“希望小屋”,队内培训力求将温暖准确送达
志愿团队充分了解到,要想打破孩子们的芥蒂,让受助儿童放下心防、主动接纳志愿者,前期准备工作必须做充分。队长邱若萱说:“我们虽然都是聊城本地人,但从小在市区长大,对受助儿童的生活环境和心理并没有充分的了解。我们需要设身处地的认识、走进他们的生活,才不会被他们排斥。”据此,队内开展多次培训研讨会,分别就儿童心理学、乡村城镇建设发展情况、生活常识和防溺水知识等主题进行讨论学习,制定了“见面要蹲、说话要轻、行为要稳”等一系列队内守则,力求向孩子们展示良好友爱的精神面貌,拉近和孩子的心理距离。
同时,通过四次队内例会,确定与帮扶儿童一对一的对接模式,制定了“一堂防溺水教育课、一个兴趣培养班、一场科普参观秀、一周一次课业辅导”的活动方案,队内志愿者每周多次与孩子的监护人进行沟通,及时汇报孩子的心理变化和课业辅导情况。
创新“希望小屋”,书信、视频双管齐下线上也精彩
活动的实施也并非一帆风顺,后期疫情形势的严峻使得团队不得不调整活动方案,线下活动全部转为线上。通过手机屏幕,志愿者和部分孩子实现了第一次“见面”,并开始了有条不紊的教学和作业辅导。小学有点绕弯的数学题,刚刚接触到的文言文字词……视频这边,是志愿者耐心写下的一页页演算纸;视频那边,是孩子们逐渐放松的面容。从一声腼腆的“老师”,到逐渐熟悉起来的“姐姐”,一个个不太懂的问题背后藏着的是诚挚向学的心,和慢慢拉近的距离。
也并非所有孩子都有条件参与视频互动,8岁的小姑娘小雨(化名)就是一个例子。她和爷爷奶奶一起生活,家里没有网,唯一的联络方式是爷爷的老年手机。如何在遵循疫情防控要求的同时,让小雨(化名)参与到线上活动中来,是志愿团队要解决的最大难题。经过和小雨的几次电话交谈,志愿者了解到,小雨的数学成绩很好,薄弱点是语文,因为没有人能和她交流、鼓励她读书写字。因此,志愿者决定采用写信的方式与其交流。无论是作业辅导、心理沟通,还是安全知识的普及、诗歌书籍的推荐,亦或是日常的问候寒暄,都以文字和图画的形式进行,虽然没有见面,文字和图画却已经无形中拉近了志愿者和孩子的心。
在志愿服务过程中,队员们逐渐了解到,与孩子的沟通并不拘泥于特定的形式,志愿服务也不只有支教一种模式。只要能设身处地为孩子们考虑,用孩子的视角去和他们做朋友,他们都会很乐意接受。后期,志愿团队将始终秉持着这样一份初心,继续做好和孩子们的对口支援,使志愿形式更多彩、新颖,使希望小屋更温暖、明媚。
【编辑:学生新媒体中心 责任编辑:李伊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