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日 星期五 晴
今天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节,我作为管理学院“红笔绘初心·声动新时代”实践队的一员,踏上了前往四川省苍溪县红军渡纪念馆的旅途。
高铁疾驰,窗外掠过层峦叠嶂的苍山。当我站在嘉陵江畔的红军渡口时,奔腾的江水声滔滔不绝,将我们拉回那个春天。脚下的土地,正是红四方面军挥别川陕苏区、踏上漫漫长征路的起点。
纪念馆内,《前言》开宗明义:“苍溪,红色之热土……”那些详实的图文、带着岁月痕迹的文物,仿佛还留存着九十年前的温度,无声诉说着碧血丹心。
馆内最令人屏息凝神之处,是那面肃穆矗立的“英烈纪念墙”。万千名字,密密麻麻,是万千个戛然而止的青春与生命。我长久驻足于此,目光掠过一个个镌刻的名字。1933至1935年间,三万余名苍溪儿女义无反顾汇入革命洪流。我想,他们怀揣着最朴素又最坚定的信念,投入这场革命中:在黄猫垭大捷中冲锋陷阵,在嘉陵江强渡战役里劈波斩浪,历经百余次战斗的生死考验。有的人牺牲了,铭刻在了这块石头上;有的人活下来,见证了新中国的成立。但没有人被忘记。“革命烈士永垂不朽!”墙上的铭文,此刻重若千钧。是的,这一个个名字,分明已熔铸进奔流的嘉陵江水,融入这片山河的永恒呼吸。
墙侧,是总书记的策语:“一个没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站在八一的渡口,历史与当下在此交汇。当年,一群勇毅的乡亲们挺身而出,以坚定无畏的精神,完成了这场时代接力棒的接替,让这片热土重新洒满和平的阳光。作为新时代的山大学子,我明白唯有将个人理想融入民族复兴的壮阔征程,以科学文化武装头脑,用过硬本领砥砺前行,方不负这热血浇灌的土地。
红军渡口,不仅是一个地理坐标,更是一处精神源头。八一这堂沉浸课,让长征精神如淬火般烙印于心。我决心更加严格地要求自己,在新时代长征路上,奋力书写无愧前辈、无愧山河的灿烂篇章。

【编辑:新媒体中心 责任编辑:胡艺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