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6日 星期四 晴
春节期间,仍有许多外卖小哥奔波于街头,他们是“新业态就业人群”的典型代表。为了解新业态就业人员的职业伤害保障现状,我于2月6日随“新业探行团”社会实践队一同前往位于浙江义乌的飞犇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开展实地调研。
这家公司是隶属于饿了么平台的一家运营商,负责这片区域所有外卖骑手的调配。公司的负责人热情的接待了我们,并叫来了三位外卖小哥负责解答我们的一些问题。
采访一开始,队长蔡思瑾首先向外卖小哥发起提问,因为我们得知骑手们在采访结束后还要继续接单,所以不应浪费他们太多时间。在访谈中,外卖小哥讲述了他们这个行业的基本情况,提到了自己的工作时长、月均收入等信息。其中,我们了解到绝大部分的外卖小哥未与平台签订劳动合同,而是一份义务承揽协议,这就使他们不能缴纳五险一金。外卖小哥也提到了他们的受伤风险确实很大,这正是当下外卖骑手的痛点——事故率高,赔付又可能不到位。
接下来我们与公司负责人展开对话。他首先介绍了当前平台对于骑手的保障体系,是建立在雇主责任险和附加险的基础上的。他还向我们解释了外卖公司的组织形式,以及解释为什么外卖员通常不签订劳动合同,“这没办法,成本太高了,其实双方都不愿意。”负责人无奈的说,也隐约道出了这一行业的困境。

我们团队课题的核心是对新业态人员职业伤害保障进行创新研究,因此,我在这点上向公司负责人进行了重点提问。负责人表示,他们曾经做过一段时间的工伤保险,但是按月缴纳不符合外卖这一流动性高的行业,因此试行了几个月后也就放弃了。我们意识到这是一个推广现行职业伤害保险的契机,于是向负责人介绍了现有的政策。负责人认真地倾听,并指出了其中存在的优点与弊端。最后他们表示会考虑响应国家政策实行职业伤害保险,访谈也随之落下帷幕。
此次的线下调研,为未来的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我们“新业探行团”团队将继续开展对于其他企业的调研访谈,努力为国家优化职业伤害保障政策尽一份绵薄之力。这项政策无疑会使众多外卖小哥获益,也希望他们在未来能有一个更加良好的工作条件,在送餐时无后顾之忧。
【编辑:学生新媒体中心 责任编辑:田梓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