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7日 星期一 晴
一路上热热闹闹,熙熙攘攘。今天,是临沂沂南岱庄的最后一个年集,也是我们在沂南县手牵手圆梦行动冬令营的最后一天。在这个全国各地都在红红火火迎新春的时候,“山魂海韵,沂你同心”社会实践队与冬令营的孩子们一起,走进沂南县岱庄开展沂蒙精神访学活动,迎来了不一样的“红红火火”。
红色革命纪念馆坐落在岱庄中心,周边就是村民的家,没有任何围墙的遮挡,甚至纪念馆前不远处的路上刚好是年集,村民们来来往往,小贩的吆喝声,人们的高声交谈声,孩子们的嬉戏打闹的声音取代了以往去过的纪念馆的庄重肃穆。在这里——岱庄红色革命纪念馆,仿佛和这个村子融为了一体,沂蒙精神仿佛也慢慢浸入在了烟火气中。这使我更对这种贴近人民,充满乡土味的沂蒙精神充满了好奇。

在冯老师的带领下,我们踏入了岱庄红色革命纪念馆。一进大门,耳边立刻安静了下来,在暖黄色的灯光下,一件件历经岁月洗礼的文物静静地躺在玻璃柜里,诉说着往昔的峥嵘岁月;一幅幅黑白模糊的照片闪过,向我们描绘着当地革命斗争的波澜壮阔。“沂蒙母亲”王换于、“菩萨部长”白备伍、“茶壶换大篮”的罗荣桓……巍巍蒙山,悠悠沂水,在这里,我看到了在这片土地上曾有10多万战士为了保卫家国牺牲,他们多数出身于平民,却有一颗赤红的卫国心,在民族危亡之际站了出来,化身为保家卫国的英雄,用自己的鲜血书写了“生死与共”的沂蒙精神。看着墙上的红底白字,回溯着那段悲壮的历史,一股温热涌上心头,涌上眼眶。

不知不觉间已经走到了纪念馆的尽头,从后门出去,迎面是明媚的冬日阳光,看着村民们幸福的充满希望的脸庞,又回头望了望伫立在岱庄中心的纪念馆,一瞬间我好像懂得了“英雄来自人民”这句话,直至现在,人民英雄们还在守卫着这片热土,守卫着乡亲们的笑容,在距离他们最近的地方。
革命历史永不褪色,今日繁盛的中国,离不开前辈们抛头颅、洒热血的无私奉献。重温革命历史,传承红色精神,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有责任,亦有使命做一名对国家有贡献的,为人民所需要的新时代“人民英雄”。
【编辑:学生新媒体中心 责任编辑:温静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