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2日 星期六 晴
在炫目的灯光中,在五彩的气球中,在喧闹的人声、快门声里,在一声声、一个个不舍的再见与拥抱中,“科技梦·青春梦·中国梦”山东大学高校科学营落下了帷幕。回顾六天的时光,就像一场美梦,短暂却极度美好。当我穿上班级助理的白色T恤,带上蓝色的工作牌,接到兴奋得叽叽喳喳的小朋友们时,作为最小的2022级的志愿者,我的心情是忐忑的,我不知道我能否应对之后六天里与孩子们学习生活所面临的挑战;但我又是兴奋的,当我想到将会有很多孩子的梦想从这里启航,在这里的每一帧画面都有可能成为埋在他们心中的一粒种子时,我的心中就充满了力量。
六天里,我们一起游览校史馆,翻阅山东大学的历史书页;在晶体馆的灯光下,我们模拟着各种颜色的晶体的不同结构;游兴隆山校区,我们惊叹于先进的无人机技术,感受传统陶艺的智慧,体验激光刻字的神奇,沉心于木艺的精巧。在传统与创新的碰撞中,同学们好奇又雀跃;在科技馆中,我们纵览科技大观,在传统文化体验基地中,投壶、击缶、奏琴、拓印、鉴茶的文化纵横又将传统文化的美深深印在我们的心底。逛趵突泉校区,细雨落花里,感受古朴校区中厚重的文化,教授精彩的报告让大家了解到生物技术的前沿知识。我印象最深的是,一位同学提问了“为什么不能通过修饰碱基来实现癌症的自愈”,听到这个问题,我在想,或许可能就是因为这样的一场报告,这位同学将会走向癌症研究的道路,我好像看到了他身上无限的可能性,我不禁感慨,这是不是就是科技梦的具象表现形式?
最后一天的闭幕式更是精彩,孩子们在舞台上尽情歌唱着、舞动着属于他们青春的美丽记忆。一位同学在表演结束后对我说:“老师,我从来没有在这么多人前表演过,能够在山大挑战自己,我很开心。”气球、鲜花、灯光都是这场青春梦的点缀。我作为场务人员在观众席中穿梭着,成为了这场梦的见证者。
我想这就是科学营的意义吧,当我们走到科技的前沿,走向传统艺术的高塔,梦有了更具象的载体,它可能是想要研究的方向、感兴趣的学科、想要钻研的历史、渴望掌握的技术……科学营给予孩子们去做梦的勇气和能量,当然我们知道,这不仅仅是一场梦,梦的终点连接着孩子们灿烂的未来,更连接着我们的中国梦。最后,我想感谢山东大学科协所有的工作人员,以及我的志愿者伙伴们,是你们忙碌的身影、爱、责任与担当让这场科技梦、青春梦更精彩。托举梦,这是所有作为造梦者的我们,最真诚的心愿……
【编辑:学生新媒体中心 责任编辑:张雅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