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院日记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管院日记 > 管院日记 > 正文

“寻访革命老兵”实践活动成员 张哲

发布日期:2021-08-02  作者:张哲 点击次数:

穿过城区,跃入群山,在蝉鸣声中,这是探访革命老兵的路上,村庄越发浮现,内心便愈加激动。那些只在电视上见过的最可爱的人们,我们有幸走入了他们的生活。

今天是采访老兵的第一天,一周前团队就与村里人员联系好,在我们到来时,老人早早就在家中做好准备,来到门口观望。老人热情且健谈,提起当年之事,便兴奋起来,仿佛还是那个血气方刚参加部队抗美援朝年轻小伙。

“我是58年参军抗美援朝,那会就想着作为年轻人不能一辈子在农村种地,所以我想出去闯闯,去当兵,去保家卫国!”老人名叫邹立新,尽管已经有83岁高龄,但他说起这些话时仍然铿锵有力,抗争的岁月俨然又浮现在脑海里。老人的屋子门前挂着两个牌子,一个是由山东省人民政府退役军人事务部颁发的光荣之家称号,一个是邹家庄的家风家训“行善积德,尽忠尽孝”,这让我更加为之肃穆。沉甸甸的抗美援朝奖章,挂在墙上最显眼的位置,做工细节满满,给老人带上,老人瞬间坐直了身板,军人风度尽显。

从老人身上,我们看到了那个年代军人独有的特质。谈话过程中,我们了解到,在冬天出兵,棉衣是旧的,饭只能吃东北的高粱米,住在山顶上,外面街上还有穿着军装的特务,不能随意外出。但老人说苦是苦了一些,会总觉得比在农村种地强,我愿意做这些,虽然生活比较艰苦,但我心态始终是比较好的。我们恍然,在此之前,我以为的老兵对过去的回忆是充满痛苦与不堪,却没想到那个年代的年轻人们如此乐观与豁达。老人虽已高龄,却仍口齿伶俐,精神矍铄,自豪地跟我们说,这体格,全靠他那好心态好脾气。当提到对今天的年轻人有什么建议时,老人反复提到一个词“当兵”,“你们啊一定要好好学习,有当兵的机会一定要去试试,我最喜欢看你们穿上军装的样子”,老人笑呵呵的说着。

与生活交手多年,依然满怀新鲜;经历苦难无数,也依然充满期待。老兵的故事,一直在路上;老兵的精神,一直在传承。

【编辑:学生新媒体中心 责任编辑:曾怡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