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2日,一场由学校就业中心组织的赴川挂职选调面试,开始了我与39名赴川挂职的兄弟姐妹们和德阳市经信委的不解缘分。作为赴川挂职见习团团长,我了解到能够有此次挂职锻炼的机会是我校就业中心与四川省省委组织部积极沟通和努力的结果,不管是学校还是地方组织部门都对此次见习活动展现出了高度的重视。于此,我清醒地认识到,我无论是作为见习团的队长职责还是经信委的一员,都意味着我的此行并不普通,从在校学生到职场新人的身份转变,过程中需要不断调整心态、总结经验,才能在审视和改进中提升自己。
结束挂职培训的我从第一次与德阳市委组织部沟通,直到踏进单位的大门,正式加入了这个温暖的大家庭,意味着我将在短暂的一个月时间里也如其他前辈一样成为德阳市经信系统的光荣一员。这一过程中,我得到组织部领导的耐心帮助,也得到经信委各科室领导特别是规划与政策法规科的领导和同事的帮助,他们在我和我的队员食宿交通等细节上面面俱到,有旭玲哥的宽容和指导,还有开宇哥、张哥这2位规划科前辈对我的照顾,都让我能够在宽容和融洽的科室环境中学到很多东西。市委组织部与我和我的队员保持着密切联系,主要是为了避免放到实践单位自由成长,从关心关爱赴德同学的角度考虑的,更有幸的是我能在经信委遇到山东大学的校友并得到他们的热心照顾:洪兵师兄和星宇师兄。此刻,千言万语都融汇在对这片土地和这个岗位的深情之中。
我虽然在规划科的岗位上工作仅一天,但我却可以理解到这也是学校和地方单位领导在安排职位时的良苦用心。规划科确实是个真正锻炼人的科室,它承担了许多综合性的工作,让我能够更高效地了解全市工业经济运行的宏观状况,也能了解行业到企业的微观状态及全委各科室的职能职责,树立经济大局观,培养洞察能力。入职才发现,在校学习的理论知识大都不能合适地应用在从事的工作中,虽然经信委大多与企业打交道,但总体来说是站在企业外部、在产业层面上以政府机关单位立场的较为宏观的管理和把控,而我所学工商管理专业课程却是聚焦于企业内部较为微观的角度,对企业战略定位、生产运作、人力资源、财务投资等方面的管理,因此对我来说,这样的工作其实也是相对陌生的。不过,以前在课堂上所掌握的思维方式、学习能力、思辨技巧却是相通的,在校的社会实践和创新创业思维和能力足以帮助我更快更好地融入岗位,所以,只要愿意学习和尝试,也无所谓什么“专业不对口”,主动积极去适应它、回应它就对了,这也是刚进入这个岗位的我的第一要务。
十余年寒窗苦读,我们积累了知识,增长了见识,但往往也伴随着社会经验的严重缺失。书生气令我们崇尚自由、衷于理想、尽情畅享,而工作岗位需要我们循规守矩、脚踏实地、成熟克制。场景和角色的转变要求我们具备较强的适应能力,主动融入新环境、着手新事务,只有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用自己的脚步去一步一步地张量,才能去掉头脑中那些虚头八脑的文字和符号,立足实践才可立足真理。
烈火锻来,薄冰履过。在此,我要特别感谢我校就业中心和四川省委组织部给我这个机会和平台,让我重塑对公务员的肤浅认知,在团结紧张的工作氛围中磨砺意志。这一次德阳之行,我将谨慎地在让自己去适应团队“指挥官”的角色的同时,认清自己的科室角色和职责定位,谨慎地让自己脱离校园角色,谨慎地学习如何为民服务、为企服务、为大局服务,总而言之,借用组织部范学长送给我们的一句话勉励自己: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编辑:管院新媒体中心 责任编辑:林雯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