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帮助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4)管理学院各参赛团队继续深入挖掘问题、打磨作品,4月25日,管理学院团委联合校团委举办项目“面诊”指导会,邀请校团委创新创业工作负责人南东周、管理学院副院长张江华、管理学院文化和旅游学系教授孙平以及校学生科协执行主席阴晓雪担任本次指导会评委。
![](/__local/3/DC/C2/B3BDA26993F7A31C8DAD7C8F025_7BB5858B_23F5C.jpg)
本次指导会共有十个项目团队参与,答辩人就各自项目的核心理念以及项目成果进行展示。高教主赛道新文科项目中,“数字方音云”聚焦方言保护与发展问题,研发兼顾学习翻译的方言APP;“智慧颐养”围绕老龄人口就医问题,推出云医当途app及“cloudoc+”云医手环,打通养老“最后一公里”;“乘雾”定位香氛市场,推出商用、私人定制及医疗香氛。新医科项目中,“基于线驱动的腹腔镜微创手术机器人”围绕市场需求,研发具有线驱动、微创、高精确度等优点的手术机器人;“欣欣向‘龙’、大放‘益’彩”聚焦健康类消费需求,推出益生元浓缩液调节人体肠道;“蓬头稚子复合益生菌固体饮料”通过科学配比研发复合益生菌固体饮料。新工科项目中,“石墨烯热控”为解决部分领域内的热管理问题研发一款基于石墨烯复合材料的智能热调控其器件。红旅赛道项目中,“你当像鸟规划你的村”首创“五阶”量化模型,为沿黄乡村提供文旅发展战略咨询一站式服务方案;“‘益’起科普”立足社区,面向青少年和老年人,开展宣讲、实验、课堂多渠道多手段的科普活动;“川流”立足济南,通过路段监控与动态交通信号灯控制算法,实现对信号灯路口的拥堵预测与缓解。
![](/__local/9/9B/BA/257CC0C267C110AB52BF4CEB311_35822F0C_2E4AF.jpg)
![](/__local/1/58/94/45481DA34CDF8BCCAA7EEFC847A_40AC7223_2B295.jpg)
![](/__local/2/DA/97/234E9DF7E896696B0529CB0CBC1_E2170ABC_2BB11.jpg)
项目展示结束后,四位评委就各个项目的选题新颖度、可行度和内容讲述的逻辑性、条理性等方面提出问题并针对性地给出评价及修改意见。南东周强调,团队要充分了解赛事内容,构建符合大赛的思维逻辑;张江华强调,团队要清晰把握赛道要求,因“赛道”施策;孙平强调,团队要增进对项目熟悉度,深挖项目的实际价值和现实意义。阴晓雪重点就项目呈现思路及展现形式提出建议。
![](/__local/A/40/18/B7B07407A1CF68F9E3C7BD04D80_823F2F45_2534C.jpg)
本次项目“面诊”指导会,有助于各参赛团队完善项目作品。未来,管理学院也将继续做好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赛事服务工作,坚持创新驱动,营造良好的创新氛围。
【编辑:学生新媒体中心 责任编辑:史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