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公告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通知公告 > 通知公告 > 正文

关于征集管理学院申报命题参与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5)产业赛道的通知

发布日期:2025-05-08  作者:山东大学管理学院团委 山东大学管理学院学生科学技术协会 点击次数:

 根据学校通知,现将征集管理学院申报命题参与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5)产业赛道的相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目标任务

(一)发挥开放创新效用,打通高校智力资源和企业发展需求,协同解决企业发展中所面临的技术、管理等现实问题。

(二)引导高校将创新创业教育实践与产业发展有机结合,促进学生了解产业发展状况,培养学生解决产业发展问题的能力。

(三)聚焦发展新质生产力,立足产业急需,深化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产教融合建设,校企协同培育产业新领域、新市场,推动大学生更高质量创业就业。

二、参赛项目类型

(一)企业命题组

针对企业开放创新需求,面向产业代表性企业、行业龙头企业、专精特新企业、新型研发机构等征集命题。企业命题应聚焦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方向,倡导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围绕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对应的产业和行业领域,基于企业发展真实需求进行申报。

1.产教协同创新组:聚焦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深度推进产教融合、科教融汇,基于“四新”建设的内涵和要求,推动解决制约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各类难题,加速产业转型升级与迭代创新。

2.区域特色产业组: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聚焦举办地河南省的七大先进制造业集群(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电子信息、先进装备、现代医药、现代食品、现代轻纺),提出具有创新性的技术解决方案,助力构建具有竞争力的区域产业生态。

(二)成果转化组

聚焦高校科研成果转化应用与市场化推广,围绕核心技术专利转化、实验室成果产业化、产业链协同创新等方向,深化产教融合,促进创新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推动更多高校科技创新成果转化落地,形成现实生产力的项目。

三、参赛要求

(一)本赛道以团队为单位报名参赛,每支参赛团队只能选择一题参加比赛,允许跨校组建、师生共同组建参赛团队,每个团队的成员不少于3人,不多于15人(含团队负责人),须为揭榜答题的实际核心成员。

请有意参加产业赛道的团队将申报命题信息表(附件一)于5月12日24点前发送至管理学院学生科协邮箱:sduglxyxskx@163.com,邮箱命名格式为:“申报命题+负责人姓名+负责人联系方式”,材料逾期不收,请注意时间。

(二)项目负责人须为普通高等学校全日制在校生(包括本专科生、研究生,不含在职教育),或毕业5年以内的全日制学生(即2020年之后毕业的本专科生、研究生,不含在职教育)。参赛项目中的教师须为高校教师(2025年7月15日前正式入职)。

(三)参赛团队所提交的命题对策须符合所答企业命题要求,命题企业将对命题对策进行契合度审核评价。参赛团队须对提交的应答材料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不得侵犯他人知识产权或物权。

(四)成果转化组鼓励师生共同组建团队参赛,如已注册成立公司,公司注册年限不得超过5年(2020年3月1日后注册),师生均可为公司法人代表。企业法人代表在大赛通知发布之日后进行变更的不予认可。股权结构中,师生股权合并计算不低于51%,且学生参赛成员合计股份不低于10%。

(五)所有参赛材料和现场答辩原则上使用中文或英文,如有其他语言需求,请联系大赛组委会。

四、赛程安排

(一)征集命题。请命题企业于2025年5月15日24:00前进入全国大学生创业服务网(网址:https://cy.ncss.cn)进行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5)产业赛道命题申报

(二)命题发布。大赛组委会组织专家,对企业申报的命题进行评审遴选。入选命题于5月下旬在全国大学生创业服务网公开发布和全球青年创新领袖共同体促进会(PILC)官网(网址:www.pilcchina.org)公开发布。

(三)参赛报名。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及各有关学校负责审核参赛对象资格。中国大陆和港澳台地区参赛团队通过登录全国大学生创业服务网进行报名。国际参赛团队通过登录全球青年创新领袖共同体促进会(PILC)官网进行报名。参赛报名及对策提交的截止时间为北京时间2025年7月1日24:00。请命题企业、学校及参赛团队登录全国大学生创业服务网,查看校企对接的具体流程,积极开展对接,确保供需互通。

(四)初赛复赛。初赛复赛的比赛环节、评审方式等,由各地结合参赛报名等情况自行决定,项目评审可邀请出题企业的专家共同参与。各地应在8月15日前完成入围总决赛的项目遴选与推荐工作。各地推荐项目应有名次排序,供总决赛参考。

(五)总决赛。入围总决赛项目通过对策讲解、实物展示和专家问辩等环节,决出各类奖项。具体安排与大赛整体安排保持一致。

五、奖项设置

本赛道设置金奖70个、银奖140个和铜奖440个。

六、其他说明

(一)大赛组委会不保障所有命题均可揭榜及提交对策满足命题企业要求。2025年大赛未获揭榜的企业命题,可在下一年度继续申报。

(二)命题企业需遵守大赛的规章制度,按照大赛的流程和要求参与大赛的相关活动。命题须健康合法,弘扬正能量,知识产权清晰,无任何不良信息,无侵权违法等行为。鼓励企业和高校在赛后积极启动项目对接会,进一步推动项目落地。

(三)命题企业需充分开放与所有高校的项目对接沟通,杜绝出现长期与个别高校合作、拒绝与其他高校沟通对接的情况。


山东大学管理学院团委

山东大学管理学院学生科学技术协会

2025年5月8日

【编辑:学生新媒体中心 责任编辑:田梓霖】